作文就像是画一个圆

  • A+

  作文就像是画一个圆

  莫景春

  学生的作文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。它不同于真正的写作。因为真正的写作是一个人用语言文字在自由地表达思想。这里的自由就是不拘于某一种写作手法,某一种思想。学生的作文却是受到很多的限制,包括主题思想、表达形式等。它要表达的思想一定来自于命题者所给的材料,表达命题者的思想意图,偏离了材料,就是所谓的离题。这在评判分数的时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。表达形式有时候制定为议论文,不能写诗歌,字数一定要在六百或八百以上,于是有人戏称“作文是戴着脚镣在跳舞”。

  既然作文存在种种限制,我们可以将这些限制特别是主题当作圆心,将各种分点或者思路当作半径,尽可能地展开,画成一个圆圈,就是一篇作文。比如我们要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,根据材料,将主题定为“秋天的收获”。“秋天的收获”就是作文的圆心,围绕圆心,我们放开思维,将与秋天收获有关的人和事全都集中起来,作为半径,展开写作。这个半径里有“秋天的果子”“秋天的稻谷”“秋天的牛羊”“收获的人们”,将这四个收获的场景具体入微地描绘出来,就是一篇中心突出、内容丰富的作文。再如写“友善”的主题,我们可以围绕“友善”这个圆心,联系到“古代人的友善,韩信遇妇人一饭之恩,国外友善之人白求恩,当今友善之人张桂梅,我国与邻为善,援助巴基斯坦”等等,将这些事例展开论述,形成一个圆满的圈,就是一篇紧扣主题充分论述的议论文。

  其实,如此画圆的办法,其本质就是发散思维的具体运用。有些同学思路打不开,围绕着主题一筹莫展,主要问题在于不会运用发散思维。老是纠缠主题,理不出发散的角度,高中生作文,思路打不开,没办法形成作文。有些同学懂得运用发散思维,却因为平时积累材料太少,以至于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。所以要想充分运用发散思维,在平时就要经常做发散思维的训练。比如看到一棵树,你迅速联想到树叶树干树果树根树上的鸟;分析同桌成绩好的原因,马上列出几个明显的因素:个人努力、方法得当、家人影响、朋友帮助、老师指导等等。长期训练,拓宽了思考问题的角度,一遇到某些问题,思路迅速打开,何愁写不好作文?还有就是做好平时的积累。比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,每个主题都从每周的时事新闻获取相关人物事件、每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等积累,思考分类,丰富自己的材料、也拓宽了思维。

  这种画圆的作文思维方法不仅有效解决了思路和材料的问题,还有效地避免一些同学“下笔千言、离题万里”的毛病。有些同学思维很活跃,一看到某个主题,便思路飞扬,一思不可收,就如前面所说的“树”这个话题,本来是想要表达“成长不容易”主题,结果因为思路散开,一下子想到树叶,树叶上的虫,虫又招来好看的鸟,鸟儿又想到乌鸦和喜鹊,一写数千字,但整篇作文一看,不知所云。这种思维就是线性思维,无法集中突出主题。

  作者简介:莫景春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河池市作协主席,曾获第四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、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,著有散文集《歌落满坡》《被风吹过的村庄》。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

avatar

上一篇:七年级人教版语文《春》课文原文

下一篇:让人泪目的作文!每个家庭孩子经历不同,写出的作文让人感触也不同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