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又一名 AI 大神有了新动向!
当地时间 3 月 13 日下午 3 点,何恺明在 MIT 做学术演讲。据现场网友所述,即便自己提前半小时去到现场,但仍挤不进会场,仅排队就拐了几个弯,MIT CSAIL 还临时开了隔壁会议室投屏,许多人是挤在小角落里听完全程的。
据 MIT CSAIL 实验室此前发布公告显示,本次何恺明的演讲主题是 "In Pursuit of Visual Intelligence"(追求视觉智能)。
在现场演讲中,何恺明按时间线顺序回顾其之前的几篇工作,主要包括了 ResNet、Faster R-CNN、Mask R-CNN、MoCo 和 MAE。据何恺明所言," 在 ResNet 出现以前,Deep learning 的大厦上空漂浮着一朵乌云,而 ResNet 去掉了这朵乌云。"
此外,何恺明也在现场透露了接下来的研究方向会是 AI for science,将聚焦视觉和 NLP 大一统做 self-supervised X+AI。
1
何恺明将回归学术界?
何恺明是 CV 领域的翘楚,其谷歌学术被引用次数已经突破 40 万次,在 2022 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中,何恺明获得第一名。
随后杜克大学教授陈怡然也在微博上发声,表示 " 一直听说何恺明在 Market 上,靴子终于落了地。"
2
从高考状元到 CV 大神
何恺明是广东人,从小在广州长大,在广州执信中学读书时曾获得全国物理竞赛和省化学竞赛的一等奖。2003 年 5 月,何恺明获得保送清华的资格,同年他以满分 900 分的成绩,成为当年广东省 9 位满分状元之一。进入清华大学以后,何恺明放弃保送的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转向基础科学班。
2007 年,还未毕业的何恺明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,出于对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的兴趣,他选择加入了视觉计算组。头两年里,何恺明尝试做过不少各种各样的课题,但一直发不了论文,这对此前头顶着高考满分状元光环的他来说,,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。
何恺明花了更多时间在问题研究上,甚至在电脑游戏里找灵感。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2009 年,汤晓鸥、何恺明以及孙剑凭借论文 "Single Image Haze Removal Using Dark Channel Prior ",获得该年度 CVPR 的最佳论文奖,这也是该会议 30 年以来第一次(也是唯一一次)颁发给亚洲研究学者。
2011 年,何恺明从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(MMLab)博士毕业,后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;2016 年 8 月,他离开微软亚洲研究院,转而加入 Facebook AI 研究院(FAIR)。
2015 年,由何恺明提出的深度残差网络 ResNet ,在 ILSVRC 2015 分类任务竞赛中,首次超越人类水平,斩获竞赛第一名,该工作还拿到了 2016 年 CVPR 最佳论文。
ResNets 也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流行架构,并被用于机器翻译、语音合成、语音识别和 AlphaGo 的研发上。目前,何恺明谷歌学术被引用量已经超过 40 万次,其中引用量最高的,也是这篇工作,单篇引用量在 2021 年底突破 10 万次,目前已涨至 15 万次。